
EDI裝置
EDI(Electrodeionization)中文全稱“連續電去離子技術”,其主要用于替代傳統的混床技術。
一、工作原理
EDI是一種將離子交換技術、離子交換膜技術和離子電遷移技術相結合的純水制造技術。它巧妙的將電滲析和離子交換技術相結合,利用兩端電極高壓使水中帶電離子移動,并配合離子交換樹脂及選擇性樹脂膜以加速離子移動去除,從而達到水純化的目的。在EDI除鹽過程中,離子在電場作用下通過離子交換膜被清除。同時,水分子在電場作用下產生氫離子和氫氧根離子,這些離子對離子交換樹脂進行連續再生,以使離子交換樹脂保持更佳狀態。
EDI組件將給水分成三股獨立的水流:純水(利用率為99%)、濃水(5-10%,可以用于RO給水)、極水(1%、排放)。
二、EDI組件的運行條件
EDI組件運行結果取決于各種各樣的運行條件。以下是保證DEI正常運行的條件。
1、給水:RO產水,一般水的電導率為2-40μs/cm,
2、PH:5.0-8.0(PH范圍為7.0-9.0時容易產生高電阻率之純水,但是,在此PH值條件下,硬度不能太高)。
3、溫度:5-35℃
4、進水壓力:4kg/cm2(60psi),1.5kg/cm2(25psi).
注意:組件壓力損失取決于流量和水溫。
5、出水壓力:濃水和電極水的出口壓力必須低于產品水的出口壓力。
6、硬度(以CaCO3):1.0ppm,建議采用0.1 ppm.
7、有機物:0.5ppm TOC,建議值為零。
8、氧化劑:0.5ppm(CL2)、0.02 ppm (O3),建議兩者為零。
9、變價金屬:0.01 ppm Fe。
10、二氧化硅:50-150ppb.
11、CO2總量:CO2含量和PH值將明顯影響產品水電阻率,在大于10 ppm時,一般應在EDI設備前安裝脫氣裝置。
三、主要技術特點與性能指標
1、脫鹽率大于99.9%,效率遠遠高于兩級反滲透和單純的離子交換;
2、較傳統的離子交換法脫鹽節約樹脂95%以上。
3、離子交換樹脂不需用酸堿再生,節約大量酸堿和清洗用水,降低勞動強度。
4、清潔生產,無廢水處理問題,有利于環保。
5、自動化程度高,易維護,可設計成完善的膜技術高純水生產線。
6、產水電阻率15-18MΩ?cm,PH6.5-7.0,硅小于1.0ppb,徹底無菌。
7、占地面積小,單一系統連續運轉,不需要建設備用系統。
四、EDI運行示意圖

目前應用EDI膜堆可以生產出電阻率超過16MΩ(0.063μs/cm)的純水,事實上以RO-EDI而成的后端處理系統可產出目前工業上所要求達到的高水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