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生物濾池
生物濾池由碎石、陶?;蛩芰现破纷魈盍蠘嫵傻纳锾幚順嬛?。污水與填料表面上生長的微生物膜間接觸,使污水得到凈化。污水通過濾料層,水體含有的污染物被濾料層截留,并被濾料上附著的生物降解轉化,同時,溶解狀態的有機物和特定物質也被去除,所產生的污泥保留在過濾層中,而只讓凈化的水通過,這樣可在一個密閉反應器中達到完全的生物處理而不需在下游設置二沉池進行污泥沉降。
二、原理
生物濾池是以土壤自凈原理為依據,在污水灌溉的實踐基礎上,經較原始的間歇砂濾池和接觸濾池而發展起來的人工生物處理技術。濾池底部設有進水和排泥管,中上部是填料層,厚度一般為2.5~3.5m,為防止濾料流失,濾床上方設置裝有濾頭的混凝土擋板,濾頭可從板面拆下,不用排空濾床,方便維修。擋板上部空間用作反沖洗水的儲水區,其高度根據反沖洗水頭而定。
該區內設有回流泵用于將濾池出水泵至配水廊道,繼而回流到濾池底部實現反硝化,在不需要反硝化的工藝中沒有該回流系統。填料層底部與濾池底部的空間留作反沖洗再生時填料膨脹之用。
濾池供氣系統分兩套管路,曝氣管可布置在濾層中部或底部,在同一池中可完成硝化、反硝化功能;置于填料層內的工藝空氣管用于工藝曝氣(主要由曝氣風機提供增氧曝氣),并將填料層分為上下兩個區:上部為好氧區,下部為缺氧區。根據不同的原水水質、處理目的和要求,填料層的高度不同,好氧區、厭氧區所占比例也相應變化;濾池底部的空氣管路是反沖洗空氣管。
三、工藝特點
1)生物濾池的處理效果非常好,在任何季節都能滿足各地嚴格的環保要求。
2)不產生二次污染。
3)微生物能夠依靠填料吸附的有機質生長,無須另外投加營養劑。因此停工后再使用啟動速度快。
4)生物濾池緩沖容量大,能自動調節濃度高峰使微生物始終正常工作,耐沖擊負荷的能力強。
5)運行采用全自動控制,非常穩定,無須人工操作。易損部件少,維護管理非常簡單,基本可以實現無人管理,工人只需巡視是否有機器發生故障。
6)生物濾池的池體采用組裝式,便于運輸和安裝;在增加處理容量時只需添加組件,易于實施;也便于氣源分散條件下的分別處理。